2007年8月29日 星期三

水能載舟亦能覆舟

昨天聽了場演講,簡報裡有下列這一段話~~

酒是罪人毒藥,無酒不成禮節。
色是刮骨鋼刀,無色路斷人稀。
財是下山猛虎,無財社稷蕭條。
氣勢惹禍根苗,無氣易被人欺。

在這個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,對與錯都是發自於心,
有對的心態才能做出正確的事。

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

乞丐國王的時光指環

人生就像一齣戲,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腳本,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。同樣都會歷經酸、甜、苦、澀,但不一樣的價值觀、不一樣的人生歷練,就會走出不一樣的人生。
  在這一趟人生之旅中,也許會碰到很多不解的謎題,多數人會朝著自認為的謎底去探求真相,但常是無解的、徒勞的,死抱著自以為是的想法,在死胡同裡繞呀繞,最後把人生搞的一團糟。我較相信「生有時,死有時,栽種有時,拔毀有時」,電影「安娜與國王」中的一句話..「在暹羅,凡事都有時辰」。時間到了,或許經歷了更多的閱歷,或許智慧與成熟度都更增加了,又或許懂得「退」一步,在足夠的距離下,視野就更清晰了,然後謎底就會走向你了。
  有句話說「不是路已走到盡頭,而是該轉彎了」,遇到挫折艱難的時候,應該勇敢的面對,不要逃避,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最好的處置,然後要學會放下,放下執念,雖然當下沒有得到但卻學到寶貴的人生經驗,這對以後漫長的人生旅程也是機會教育,算是好事一樁。其實人生是應該要有期望有夢想的沒錯,只是這些應該是要可被修正的,要隨著環境的變化做彈性的調整才是,而不是僵化的認為應該照著自己認為的樣子來呈現。因為最能把人生搞的一團糟,莫過於自己對人生太過執著的期望。

2007年8月27日 星期一

聰明擁有說服力

良好的表達能力對我們一生有很大的影響,因為人是群居動物,舉凡工作、生活都離不開人群。在工作上,就算有很強的專業知識或懂很多的事情,但是表達能力不好,就可能達不到想要的效率和效果;又為人父母者,若能藉由良好的溝通,分享人生經驗予子女,則能讓家庭關係更為融洽、親子情感更為親密。所以溝通是我們必須去加強的能力,因為它是生活的工具之一。
  一個人的思想必須深入,可是表達思想給別人時,就要深入淺出,讓人清楚明瞭,才不致造成誤解;本書也告訴我們可以藉由親身體驗的故事,提出統計數字,利用示範製造效果,提出好的比喻,引用專家證言或秀出展示品等來增強我們的說服力,並贏得認同,畢竟說服力所要逹到的,是一種雙贏結果。要是我們一直想要別人按我們的意思去做,那就幾近於自以為是,或耍弄技巧以擺佈他人了。
  本書還提到要培養表達自己的能力,是可以透過訓練的,所謂「熟能生巧」,要精通棊一種才藝,練習是不可或缺的,最好的方式,就是強迫自己要多說話,藉由和朋友聊天,分享生活的一二三事,也可以是一種練習,進入習慣領域,就自然不會在畏懼上台、畏懼演說了。

御風而上

看完這本書後,讓我回想起唸大四那一年,因為唸的是企業管理,又即將畢業,系上安排了一場又一場的演講,主講人有的是系裡的教授,有的是在業界很有成就的管理者,他們把自己人生的歷練當成是一本活教材,提供給我們一些建議,讓我們了解時代潮流瞬息萬變下,該做什麼樣的準備迎接未來的挑戰,還有該如何擴展生命的寬度與深度,讓自己有限的生命能活的正向、充實、有意義。
我記得系上有一位教授說:「你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,畢業以後,保證80%以上都會忘記。教育的目的,就是要把你在學校所學的完全忘記之後,你還剩下什麼?」最後剩下來的是「氣質」。學校沒有教你氣質,但是你受過教育之後,你的氣質就會不同。他鼓勵學生不要太用功,花時間去記憶那些以後都會忘掉的科目上,因為在知識經濟時代,許多新的知識,不容許你花太多時間來學習。
教授的觀點跟本書中「人文素養的培養」一節的論點有點相同,他鼓勵大學生應多提昇人文藝術素養比成績來的重要,聽一首古典音樂,看一場電影,或到美術館看個展覽,有時候人生的啟發就在那一瞬間拾得,所以要多多累積這種無價的資產。

挫折復原力讀後感

人生不如意事雖非十之八九,但十之二三應有之,碰到挫折其實不見得是壞事,若能從中吸取教訓而有所成長,然後讓往後的人生走的更順遂,也未必不是好事一椿!讀完本書後,深深覺得要享有一個快樂幸福自在的人生,擁有挫折復原力是非常必要具備的要件.書裡面提到其中二個觀點帶給我較大的啟發,即掌控自己與用別人的觀點觀察生活.

  多數的人在不知不覺中都會讓外在的人,事,物來掌控自己的快樂,只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這些無法掌握的事物上,不免傷身也傷神,自己的快樂自己決定;自己的人生應由自己操控才是,與其等待別人改變,不如自己改變,佛云智者轉心,愚者轉境,自己的心念一轉,也可能創造別人改變的契機喔~
  人事間的紛紜,如能發揮同理心,用別人的觀點去觀察事情的不同面向,那麼爭吵與誤解應該會減少很多才是.人的思考,行為模式因著本身的成長環境,人生歷練會形成一種慣性領域,事情的發生若是在經驗值內,你會覺得那是對的,變成了一種真理;一旦事情發生是在習慣之外時,就會半信半疑,甚至覺得不可思議.可是同樣的一件事,卻有可能是別人生活經驗中的真理,這種認知上的差距容易產生誤解,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,在家庭裡,夫妻因生活瑣事或金錢觀而爭執,在辦公室裡,主管與部屬因觀念立場不同而互相抱怨.在自己的真理城堡裡,別人的冒犯都是一種敵意.所以有時退一步站別人的角度去了解事情的不同面向,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是無關是非只是看法不同而已,相信只要多一點體諒,少一點計較,凡事善解,人生會是無限美好的.

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

芬蘭驚豔

 讀完吳祥輝的「芬蘭驁豔」後,心情有淡淡的憂傷,我覺得台灣人最大的悲哀是不團結,而不團結或者說無法團結的成因又在於對"根"的認知有歧異,對我這個新世代的人來說,我的根就是台灣,但還是有部分的人(通常是有點兒年紀的人)覺得根在中國,就這樣吵了幾十年,就這樣分化了幾十年,斷送的是什麼,是我們國家的競爭力,政局、政策的不穩定,無法合作的政黨,為杯葛而杯葛的政治衝突,看了怎能不憂心呢?人民將會淪為政策錯誤的犠牲者,政治人物貪婪、自私為權而鬥,為利而摶。論教育、經濟、外交、財政等政策,有時真是政令一出,笑破人家大牙,尤其是有言論免責權的民代,外行人說外行話就算了,還要領導內行,真是沒救了。台灣人應自救、應覺醒、更應團結,才能讓下一代有本錢在國際舞台上舞出一番成績。  我們應當要借鏡芬蘭的,它在先天環境惡劣,加上後天歷史傷痕,却沒有自怨自艾,反而以一種堅忍之姿面對環境與歷史的考驗,他們沒有政治鬥爭,人民務實不貪,對教育尤其注重,課程設計兼顧本土化與國際化,並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。真的,國之根本在教育,台灣資源有限,企業走向國際化是必然趨勢,要從小培育主人翁正確的價值觀與國際觀,而後才能順利與國際接軌,也才不讓李國鼎先生為我們打造的科技島成為絕響。

佐賀的超級阿嬤

看完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,除了分享了作者幼時點點滴滴,更感染到阿嬤超乎常人的「樂天知命」,讓我更清楚了解,快樂是一種人生態度,是貧窮、富有的人都可以擁有的。
  在現今中產階級被消滅的「M型社會」中,富者越富,貧者越貧。「有沒有錢」,被用來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,笑貧不笑娼更為社會中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下了註解。  
在這樣價值錯亂、是非不分的年代,這本書闡釋的觀念溫暖了我的心。前些日子,我和老婆去了趟柬埔寨,那是個落後、物資缺乏的地方,洞里薩湖-那是一個號稱世界第四大淡水湖的地方,我們看到一群乞討的兒童,却也看到一群樂天知命的湖上人家,他們在湖上自給自足,有的種菜,有些經營雜貨店,在湖上還設有學校、撞球場、藍球場,可謂應有盡有,在湖上形成屬於他們的生活圈,在我們看來他們也許衣杉褴褸,髒亂不堪,但我却在他們眼中看不見貧窮,他們有的是一派恬適,怡然自得,對照這本書的精神,幸福本身不該被金錢束縳,而是靠自己的心來決定的,這樣想,笑容似乎容易多了,幸福也不那麼遙不可及了。

Off學

讀完大前研一的「Off學」,覺得他真的是一位很棒的「企管人」,在工作上,他是一位優秀的CEO,在生活上,他也把管理的精髓,發揮的淋灕盡緻,就是把資源作最有效率的規劃、配置,從日到年;工作到休閒都在計控制中,令人佩服。
  我很認同研一先生把On & Off的時間區隔開來,且同樣地注意,並設法創造出時間、金錢、悠間的心情。工作時就認真,下班了就不再想工作上的事,也就是「Work Hard ,Play Hard」。我覺得很多上班族,尤其是學歷高、自我要求高的人,很容易淪為工作上權與錢的奴隸,不計一切,只為了贏得一個A+的人生,最後雖然贏的工作上的勝利,卻往往輸掉了健康、輸掉了家庭。當然這無關是、非,僅是人生價值觀的不同、選擇權的不同而已。
  經濟專家森永卓郎,把人生分成三級,A級人生是有錢沒閒;B級人生是錢少一點,但有閒;C級人生是有閒沒錢,我想我會選擇B級人生(Better),好好欣賞品嚐屬於我人生中美麗的時光。
  研一先生是生活在「計劃」中的人,對我來說,那還真是有點兒辛苦,因為他的計劃太細了,我是一個只作大方向計劃的人,偶爾也還蠻享受在發呆、作夢的情境裡,還好我不是大師的子弟兵,不然他可能會覺得我在浪費生命,而我卻沉醉其中,果然是價值觀的問題^^